文章详情

好名字网 > 黄历民俗 > 节日大全 >

少数民族—塔吉克族节日大全

2015-08-17 编辑:小涛
核心提示:塔吉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塔吉克”是民族自称,意为“王冠”。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纪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操伊朗语的诸民族。中国塔吉克族(高原塔吉克人)和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塔吉克族(平原塔吉克人)不是一个民族,二者在语言、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上都有很大差异。




民族和宗教的节日有古尔邦节、奇托奇迪尔艾托(春节),巴罗提节、肉孜节、台赫木兹瓦目托节(播种节)、兹万尔节(引水节)等。塔吉克族的节日都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如奇托奇迪尔艾托节(春节),时间在每年青草就要萌芽的公历3月。家家大搞卫生清洁工作。一清早,由小孩牵一黄牛到屋内绕行一圈。主人向牛背撒面粉,喂少许饼后牵出。接着,全家鱼贯而入。然后互相幸访祝贺。妇女们要给来宾的左肩上撒面粉,以示吉祥。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许多民族节日皆与宗教有关,传统的“巴罗提”节即是其中之一。“巴罗提”一般在伊斯兰历每年8月的头两天举行。由于节日之夜家家都点一种特制灯烛,故称之为灯节。
 
巴罗提节
 
        巴罗提节是塔吉克民族的节日,每年斋月前的一个月举行,共过两天。节日从第一天的晚上拉开帷幕。 由于节日之夜家家都点一种特制灯烛,故称之为灯节。 
 
        节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做多支小灯烛和一支特大的灯烛。它是用一种高原上特有的“卡乌日”草草杆做 巴罗提节芯,外面裹上棉花,扎成火把状,蘸上酥油或羊油制成。节日之夜,全家人围坐在炕上,炕中央摆放着一个沙盘,供插酥油灯之用。 巴罗提节是塔吉克语音意合译。意为“点灯节” 。流行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伊斯兰教历八月举行,历时两天。节前每家用干草作灯蕊。制成蜡烛。节日晚上全家团聚,在房中堆积沙土。家人按辈份依次将蜡烛插入沙土中,尔后在蜡烛前祈祷。节后每家门口点、点燃一灯,象征光明和幸福。次日晚,去家庭草地扫墓。由家长为亡故亲属各插三支蜡烛,然后共进晚餐,节日结束。每年斋月前的一个月,塔吉克人都要举行巴罗提节。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卡乌日”,即一种用“卡乌日”草裹上棉花、涂以酥油的火把。傍晚,全家依次呼名,每人点燃一根“卡乌日”,作完了祈祷,围坐“卡乌日”,吃节日晚饭。入夜之后,每家都用长杆扎上一个大“卡乌日”,插在房顶上,用意是招来吉祥。在“卡乌日”的照耀下,村村烛火通明,男女老少欢歌嬉戏,彻夜不停。历时两天。节前每家用干草作灯蕊。制成蜡烛。

台赫木兹瓦目托节
 
        台赫木兹瓦目托节,又称播种节。播种节期间,全村人聚集田野,祝贺春播开始,各家各户都带一点麦子放在一起,公众推选一位全村尊敬的长辈来撒种。被推举的长者喜笑颜开,口中念念有词,拎着种子一把把地向田间早已等待在那里的人群身上撒去,大家抻着衣襟,笑声阵阵,往种子撒落处簇拥着,以此表示对春耕播种的祝贺。撒完种子,由一人牵着一头膘肥体壮的耕牛到地里象征性地犁几下,并撒几把麦种表示开播。然后给耕牛喂些形如犁铧、犁套之类的面食,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据说在旧社会的播种节,那些生活贫困、缺乏种籽的人们要全家出动去接种籽以解燃眉之急,现在的撒种与接种不过是一种仪式而已。塔吉克人的播种节还有向客人泼水的礼俗,这一天塔吉克人家中若来客人,临别时,早已端着一盆水等候在门外的妇女待客人一出来就向他身上泼水,表示敬意。

兹万尔节
 
        两头膘肥体壮的耕牛在人们的牵引下,在耕地上犁出了一个直径十多米的圆圈,提孜那甫乡的农牧民们围座在边上,他们带来的麦种堆放在中央。备受人们尊敬的长者、61岁的买买提热衣木如同检阅三军的将领,口中一边念念有词,一边沿着人群将一把把种子撒向田间和人群,人们笑声阵阵,接收着祝福和丰收的期望。撒完种子,买买提热衣木将提前准备好的、用豌豆粉作成的形如犁铧、犁套之类的食物喂食耕牛,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这种寄托着人们祈求幸福、吉祥和丰收的古老传统,作为节日却一直流传至今。新疆塔吉克族的引水节和播种节,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远处的田野上马蹄飞奔,引水节和播种节的叼羊比赛在那里举行,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土地在马蹄声和人们的欢笑中苏醒。

上一篇:少数民族—布朗族节日大全 下一篇:少数民族—怒族节日大全

测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