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大全:为你献上怒族的春节特色
核心提示:说起春节特色,你觉得你自己的家乡的春节特色是什么呢?估计有的地方就会贴春联,挂红灯笼,大街小巷收拾得干干净净,大伙都换上新衣服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吧。那么,你知道怒族的春节特色吗?下面请看
节日大全:为你献上怒族的春节特色。
节日大全:为你献上怒族的春节特色
一、有关怒族的简单介绍
从怒族地区搜集到的许多新石器遗物和有关传说来看,怒族在16世纪以前可能还处于新石器的晚期阶段,当时除使用石锄外,还使用木锄和竹锄。16、17世纪除用石锄为工具的农业生产外,采集和狩猎还占很大比重。清胡蔚本《南诏野史》载:"怒人,居永昌(今保山)怒江内外,……射猎或采集黄连为生。"当时他们还处于父系家族公社阶段,土地主要属于家族公社公有,由成员共同耕种。
怒族地区从8世纪起,先后受云南的南诏、大理政权管辖。元、明以后属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17世纪开始,怒江怒族除受丽江木氏土知府所属的维西康普土千总和叶枝土千总统治外,还受察瓦龙藏族土千总和喇嘛寺及兰坪菟峨白族罗姓土司的管辖。此外,迁入怒江地区的傈僳族头人也开始强占怒族土地,甚至掠夺人口作奴隶。这样,怒族人民不仅要向纳西、藏、白各族土司和喇嘛寺缴纳贡物,而且还要受傈僳族统治者的压迫剥削。与此同时,怒族社会内部也不断分化,族内也出现了家庭蓄奴。有的蓄奴户从独龙族地区通过放债换取奴隶,然后再转卖到其他地区。这种蓄奴现象,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初期。
18世纪中叶以后,社会生产力较前有所发展。清余庆远《维西见闻记》记载:怒族"覆竹为屋,编竹为垣,谷产黍、麦,蔬产薯蓣及芋,猎禽兽以佐食。""人精为竹器,织红文麻布。"农业有各类作物,手工业也有了相当发展。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于1912年在怒江地区先后成立菖蒲桶(贡山)、上帕(福贡)、知子罗(碧江)等三个"殖边公署",后改为行政委员公署。1928年至1933年,民国政府又将三个公署改为设治局,步步加强对怒江地区的统治,对人民横加各种苛捐杂税。
1942年到1944年,日本侵略军进犯泸水县,烧杀抢掠。许多怒族群众参加了"福碧泸练游击自卫队"(即福贡、碧江、泸水及当时保山属的练地),开赴前线,浴血奋战,有力地支援了滇西北战场的全面胜利。
1950年春,怒江全境和平解放,怒族人民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和帮助下,在怒族广大群众的艰苦奋斗下,怒族地区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自治权利的保障不断加强。怒江解放后,在泸水、碧江、福贡、贡山分别建立了人民政权,首先保证了各族人民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党和人民政府为怒族无偿地发放了口粮、种子、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初步解决了群众的困难,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954年8月成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区,包括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四个县,1957年1月改为自治州,将兰坪县划入。1956年10月1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立,使怒族人民得以更广泛地参加各种政治活动。1989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颁布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1991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又制定实施了《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自治条例》。怒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了法律保障。
二、怒族的春节特色
怒族年怒族叫“炉瑟”,意为“新年”或“岁首”,在农历正月里过。旧年腊月二十九日,家家清扫庭院,扫除火塘里的火灰,把陈垢倒在远离家门的地方,表示送旧。然后,采来青松枝插在大梁和中柱上,地下铺松毛,象征四季常青,月月吉祥。初一凌晨,鸡叫头遍,各家小孩就背着水桶,打着火把,去抢舀全寨各个水井里的水。
他们从每口井里舀一瓢水,背回家中。相传,新年第一个清晨,天上会飘下一种状似酥油的吉祥之物,漂浮在各个水井的水面,人们喝到这种“吉物”,一年就会吉祥如意。拜年从初一开始,除给长辈拜年,还要给自家的牛和狗拜年。行斗跪礼,喂它们油煎面饼和肉汤。他们认为,牛耕田,狗撵山,辛苦了一年,理当回报。新年期间的游乐活动,有射箭、打石头靶、歌卜(猜唱)、荡秋千、舞蹈等等。
节前,怒族村
寨各家各户忙着杀猪、糯米粑、酿“咕嘟”酒(用玉米面发酵制成)。年三十,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清除脏物迎接新年。除夕晚上,吃年饭前,将玉米花、饭菜等食物放置于堂屋火墉的三我铁架中,三角架的三只脚上方要摆上三杯酒和三片肉,家中男女老幼举行“那作莫”仪式,祈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初一至十五,村寨里举行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打粑粑是男青年们最为喜欢的项目。一方将粑粑和肉挂在村外的树上,另一方则用弩弓射,粑粑或内归射中者;双方互相比赛,试试谁的弩艺更高。女青年们则比赛谁荡的秋千最高,怒族称为“打秋千”,荡得最高的姑娘,其勇气也就是最大。村中大辈则喜欢集在一块,一边饮酒一边唱民歌,内容多为叙述本民族历史及传说中的英雄,时间长的可达几天几夜。夜幕低垂之时,青年男女全都聚在广场上,点起篝火,伴着"达比亚"(琵琶)和口弦的乐声,跳起欢快、粗犷的怒族舞蹈,通宵达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