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陆姓
核心提示:百家姓的姓氏相信很多朋友都有听过了,那么,小编来考考大家,陆姓大家听过吗?嘿嘿,估计上海陆家嘴比较熟悉吧。那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好名字网就为大家带来了
百家姓-陆姓的历史那些事。
百家姓-陆姓
一、陆姓的源头
1、出自颛项:据说,颛项之子称的族人分布在今河南东南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
2、出自妫姓(姚姓妫姓->妫姓陈氏->妫姓田氏->妫姓陆氏):战国时,齐宣王(公元前319-公元前301年在位)封少子田通于陆乡,子孙以陆为氏。陆乡即古陆终氏的居地,今山东陵县。妫姓陆氏也有2300多年的历史。
3、出自允姓:西周末,西部允姓戎人一支进入秦岭北的骆谷。此地为陆终氏的始居地区,陆终之长子名昆吾,居于骆谷的戎人取陆终昆吾之简称为陆昆,因变音为陆浑,史称陆浑戎。在春秋初陆浑戎一支东迁到河南西部洛水上游,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伏流城北建立了陆浑国。春秋时期公元前525年,晋顷公灭陆浑国,子孙遂以国为氏,称为华夏一份子。
4、出自他族改姓:古代陆姓起源,除了主要以陆通为始祖的“平原之陆”外,还有因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改革,由鲜卑族步六孤氏改姓所致,称“河南之陆”。
迁徙传播
先秦时期陆姓活动在陕西、河南、山东、湖北地区。
汉朝时陆姓已经播迁到江西、江苏、安徽、湖南、河北、浙江等地。陆表生子陆穰,陆穰生子陆恢。
两晋时期,又分出陆姓谏议分支。到南北朝时,南北两地的陆氏人口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唐朝初期,中原地区出发的南下大移民,陆姓首次进入福建,进而向广东移民。
宋朝时期,陆姓大约有25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3%,排在第六十三位。陆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约占全国陆姓总人口的2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江苏、福建,这四省陆姓大约占陆姓总人口的71%。其次分布于河南、广西、安徽,这三省的陆姓又集中了19%。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以江浙赣闽、广西为中心的两块陆姓人口聚集区。
明初时,陆贽在宁波府的一支后人迁回山东,在济宁西北定居。并在山东多地分居。现分南北二支。南支以居住在济宁市嘉祥县马村镇南陆村西陆村为中心,分布在济宁、菏泽、郓城、鱼台、汶上、滕州、肥城、东平、徐州、商丘、枣庄、临沂、泰安、济南等地。北支以梁山戴庙(现属东平)为中心,分布在阳谷、东平、台前、聊城、德州等地。
明朝时广西的陆姓已成为南方中有影响的姓氏。陆姓大约有5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6%,为明朝第三十七大姓。
清朝初进入台湾。陆姓在台湾诸姓中,排列较后,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盛清沂纂修,由文献委员会1973年出版,众文图书印行)排列为第108位,户数为439。据《台湾区百大姓源流简介》(林添福、何金赐、何钦藤、林金山撰辑,台湾省名姓渊源研究学会编印,1990年5月出版)书中排列,陆姓在台湾诸姓中占第94位。据此,陆姓较1973年有明显增多。该书内还有二则载述:一则称陆氏族人播迁闽、粤及渡海来台之资料,未详;一则载陆姓在台湾县市和乡镇地区情况,其中在台湾分布较多之县市依次为:台北市、高雄县、台北县、高雄市、宜兰县。分布乡镇地区依次为:高雄桥头、台北市松山区、台北市大安区、永和市、台北市古亭区。
在壮族中,陆姓来源有二说。一说是各部落首领在江岩地方集会赐姓,会打鸟的部落从此以壮语(鸟)为姓。另一说是除了从外地迁入带来的姓以外,主要还有从原始信仰图腾而发展为姓的,陆姓很可能因古代崇拜鸟之故。
得姓始祖
陆,为大土山,亦称高平之地,泛称陆地。陆是一会意字,左边表示很高的意思,右边示其有土无石。陆人与生活在陆地上的一种名“螽”的昆虫有关,称陆螽,陆螽是一种能跳、繁殖力强,又能作食物的昆虫。陆终氏族是以捕食善跳的这种昆虫的部落,加之氏族子孙繁衍也确像陆螽那样众多,氏族就以陆螽为原始图腾,同时也成了氏族之名,螽、终同音,而成了陆终氏族。陆终氏族之后出现了陆地名和陆氏族,建立过陆国,最终出现了陆姓。
二、人口分布编辑
1、空间分布
当代陆姓的人口近420万,排在全国第六十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3%。明朝至今600余年陆姓人口由57万增到420万,增长了近7倍,陆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陆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广西二省区,大约占陆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广东、上海、浙江、贵州、安徽,此五省市陆姓人口又占33%。江苏居住了陆姓总人口的23%,为陆姓第一大省。全国重新形成了东方江浙和南部两广的两块陆姓聚集区。在600年期间,陆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人群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的迁移,同时,向南方和西部的移民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移民流向。
陆姓在人群中分布在桂贵海、广东大部、湖南西南、云南东部、重庆东南角、苏沪浙、安徽大部、江西东北、福建北部,陆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42%以上,其中中心地区可达3.7%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3%,居住了大约71%的陆姓人群。在湖南东北部、广东东端、重庆大部、云南中部、四川东南、赣闽大部、台湾、湖北东南和西南、安徽西北端、河南东南角、山东东南、辽宁、黑吉西部、内蒙古东部、宁夏大部、甘肃中部,陆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21%—0.42%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2.3%,居住了大约21%的陆姓人群。
陆姓在香港各支派及分布情况,没有详细的资料。从在香港的陆姓人士来看,不外乎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由中国内地迁居;一是由本埠长大。由内地迁居香港的陆姓著名人士主要活跃在经济界,其中著名的有陆擎天、陆达兼、陆达权、陆孝佩、陆恭蕙等人。陆姓在澳门出名的有书法篆刻家陆海。
2、民族分布
除汉族外,陆姓在少数民族中分布主要在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壮族、瑶族、布依族、哈尼族中。
瑶族的姓氏有缘自本身民族起源传说,也有从四面八方陆续迁入瑶族而出现汉姓的,如广西南丹县大瑶寨族中10多个汉族姓中就有陆姓。
据对京族老人的调查和当地文物的考订,可知京族的祖先是从越南的涂山、春花、宜地、瑞溪等地陆续迁来占,其中陆姓迁来较晚,主要迁入瑶山心岛居住区。
布依族的姓与汉族已相同,陆姓也是其中常见的姓。
三、传统文化编辑
郡望堂号
1、郡望
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此支陆氏为陆通的直系后裔,其开山始祖为西汉时的陆烈。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洛阳。
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治所在禹县。此支陆氏为吴郡陆氏的分支,其开山始祖为东汉颍川太守陆闳。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西晋移至野王。
荆州郡
乐安郡
2、
堂号
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陆秀夫
誓死不降元,立益王于福州。元兵杀来的时候,陆秀夫从容拔剑将妻子、儿驱逐下海而死,然后自己也投河自尽。
黜霸堂:汉朝时陆贾跟随刘邦灭秦建汉。他的口才相当好,两次出使南越。还曾写了一本《新语》送给高祖,大意是崇王黜霸。
三畏堂:大清国正一品镇国将军、诰封不入八分镇国公陆韫。雍正朝,“镇国将军陆韫卒,上体恤故臣,加封镇国公,典葬从不入八分之制,世袭。”自此以后,恩封的爵位还有金陵侯、长恩伯(承恩伯)、骁骑二等子。先祖原为宗室封爵第九级,在不入八分镇国公下,辅国将军上。 品级为武官正一品。亡故后受皇帝恩典,加封不入八分镇国公。赐江宁镇国府一座。“三畏堂”取意“畏天威、畏地怒、畏人心”,表达了上承皇恩天威、中正国法律例、下顺民心民意的为官之道,同时也是对陆氏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
宗祠对联
3、四言通用联
重要的陆姓楹联有以下五副:
河北三虎;洛下双龙。
剑南万卷;云间二龙。
剑南万卷(南宋最杰出的诗人陆游,有《剑南诗稿》,存诗近万首);云间二龙(指陆机、陆云兄弟,时称“二龙”)。
唐推内相;清著循声。
鹅湖学派;莲杜高风。
怀橘归遗,奇童知孝;梦莲应兆,才女工诗。
4、七言通用联
养心虽若冰将释;
忧国犹虞火未然(陆游诗句联)。
身为野老已无责;
路有流民终动心(陆游诗句联)。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诗句联)。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陆游诗句联)。
顾渚一瓯春有味;
东风百里雪初晴(清代同治状元陆润庠自题联)。
渴不饮盗泉水;
热不息恶木阴(西晋文学家陆机《猛虎行》诗联句)。
玉管漫吹秋月白;
红牙曾对绮筵新(明代诗人陆圻《与歌者陈郎》诗联句)。
官无长物唯求实;
家有遗书何用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