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是代表事物的一种标记,或称记号,通常被称为符号。它有具体的属性,如音符系统表达的就是一个音阶构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符具有相合的变化属性及标准符合的认识属性。中国的原始字形是唯一的符,它直观表达的是一种自然的征兆及人类认识万物的一种标准。
钟鼎文化时代,是一个多科学理论,多实用技术,多文化表达能力、传承方式汇集在一起综合发展的一个伟大时代,是中国属性文化背景下的文字产生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它对中国文字的发展起到了一个特殊的转折。这个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属于天地人一统的文化的正确而广泛的表述,钟鼎文化由此而出。
钟鼎文化以前是漫长的垒石结绳的文化时代,天盘点与线绘制的图形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传承工具。如在形意墓中我们挖掘出来的上古星象图,先民除了用动物的标志对相应的属性作集合表达外,尚有少量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指摹拟物描形而造的文字,它与我们看到的在天盘上画的动物标志不同。因为这些动物都有确定的名字与称呼,而象形文字来源于对实物形状的摹拟,似画非画,并没有定式的称呼或读法。为了与画有所区别而赋于一些特定画以规定的读音,就成了最原始的文字。这种文字的特点是与具体事物有可摹拟的抽象性,这样的文字在漫长的垒石结绳文化时代,已经产生了许多,而且多半写在垒石结绳表达的天盘附近的泥板上,或者记录在龟甲与兽骨上,表达人类观察天盘得到的认识与总结出来的变化规律。
这类文字结构复杂,以象为义,写起来麻烦,而理解起来却比较简单,故天盘之学常延用原始的师徒相传之法,通过垒石结绳,演法授术,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道法自然,言传心受。可是至钟鼎文化时期,诸多行业虽可用天地人一统之学,但因学科门类不同,属性集合所展示的具体内容也不相同。这种相中之不同,需要建立新的属性集合来体现,文字表达需求便十分迫切。而数字作为最简捷化表达形式,在文字发展环节中应运而生。
数字表达的内容不仅仅指数量、顺序,更重要的是表达属性的存在性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道作为人类对线性事物认识的最敏感的特性而被推作表达之首。
钟鼎文化时代的"仓颉"们把运动的抑扬顿挫、相互交博的轨迹归纳为八类:点、横、竖、撇、捺、挑、折、勾,并以天地人一统属性的结构特点,把天干表达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仓颉造字的原则,是在原象形文字的基础上,进行笔划的规范、整理。对于比较复杂的摹拟实物形状而造的文字,有固定读音习惯或者有具体读音规定的图画式文字,简化为同音异形的简单字。而把那些没有固定读法的图画文字用它所表达的运动抑扬属性,表达成天地人一统属性的一种符号。所以,属性简单或者数量少的集合笔划就少,属性复杂的、数量多的属性集合笔划就多。也就是说,中国文字从钟鼎文化时代后的改革,明显从具体的形状摹似走向了属性化、天地人一统化。我们可以把它的规则总结为以下几条:
1、天地人一统化理论的通俗表达化。
2、形象的向、相、象、节的结构化。
3、相对、相反、相通、相变的属性表达化。
4、抑扬顿挫的形声化。
5、属性关联的对联、对应化。
6、属性关联的集合表达化。
例如天地人之合,以日的认识为天之始识,称为大序。日字之变,则分九宫:目、田、白、旦、旧、由、甲、申、电。其中目、田属于内相,白、旦、旧为外相,由、甲、申、电则是内外联通之相。其数理为内阴阳,外三焦,内外四象也,则九宫成。
由于这项工程浩大,而且远古象形文字繁琐而复杂,而且已经在天地人一统属性表达方面流传多年,为了尊重当时的文化习惯,在八类基本笔划的基础上,依据天象二十八宿的定式框架,归纳二划部首二十八个;三划部首依据天罡三十六之数共分36个,其中现代变异增加同类变异八个,共四十四个;四划部首取大数五十,共五十个;五划部首仍为二十八个,合二十八宿数;六划部首三十个,取三旬之变,月之盈缺之数,为三十个;七划应二十四节气为二十四个;八划、九划取十二属相之数;十划,取六气之数;十一划取八卦之数;十二划部首取四象之数;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划取阴阳之数为二,共六阴阳,仍然是十二属相之合;十九划取太极之数为一,乃河图三旋之数。其用意在于用文字表达天文地理之奥。设计之巧妙,目标之宏大,可谓人类阴阳文化之集成。
由于商周文化断档的影响,周易天子神文化废天理而不用,加之历史变迁,文字之学与天理文化的渊源被割断。外来语与后人造字似乎成为一种风气。中国文字的起源进入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状态。
易经之后的中国文字研究认为:中国文字的产生是依据六书的原则产生的,称为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其实与中国属性文化的渊源设计,差之千里了。因为指事、象形、形声,都有事、有形、有声,大家能理解。关键是会意、转注、假借都是会什么意,转注什么注,假借的什么理,则难以具体化去确定。
中国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来源于天地人一统,中国的文化自然也是地域文化,文字是属性科学对应于属性文化的表达,如果脱离属性而来研究中国的文化,永远也无法理解中国的天地人一统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