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好名字网 > 起名取名 > 姓名学知识大全 >

中国起名历史轨迹

2016-01-22 编辑:小白
中国起名历史轨迹
  名、字、号是一定时代的文化现象,它们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特征。相传,原始人在夜晚相遇,无法辨清对方,便要用口喊一个代号,以证实对方的身份,故“名”是从“夕”从“口”会意而来的字。名的作用是区别“我”和“他”。中国起名历史轨迹便跟这些看似细小的问题息息相关。
  在中国的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它与众不同的命名方法和规范。商殷帝王是取地方名商辛为自己的名。西汉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整个社会充满雄阔宏大、蓬勃向上的气象,这种向上的社会意识反映在命名上,就出现了用“超”、“彪”、“雄”、“霸”、“胜”、“武”等充满英雄主义和阳刚之气的词语来命名的现象。
  如班超、班彪、杨雄、黄霸、夏侯胜、苏武等。当张道陵的道教盛行时,上层贵族和文人又沉迷其中,所以在起名上多用“之”、“道”等字,甚至父子三四代人的名中都用“之”字。如大书法家王羲之家族的成员,名为晏之、羲之、献之、胡之、耆之、羡之、彪之、彭之等。
  魏晋六朝人名常选用“之”字,如司马让之,刘式之,顾恺之、孔遥之。由当时士大夫对“之”字的毫不避讳,可窥出那时流行“之”字名的社会风气。在王莽执政时,王莽实行双字名之禁,提倡单字名,在人们的观念中存在着对双字名的鄙视,当时的人认为起双字名给人以低贱的印象。
  王莽政权垮台后,取单字名的习惯一直延续了300多年,因此《后汉书》和《三国志》里面的人名几乎是清一色的单字名。唐朝又流行表示排行的名字,如张十三建封,卫十八处士,朱十二娘,因此,杜甫的《草堂诗笺》中的称呼满眼都是行第名字。
  而唐代的女名多用“娘”字,如姜三娘,江十二娘,刘一娘,胡二娘,朱十二娘。宋代,许多人都喜欢故作老气横秋之态。这种故作成熟稳健、悠然自得的社会心理影响到起名上,使得社会上流行表示老态意蕴的名字,具体表现在起名时多用“老”字、“叟”字和“翁”字等,如孟元老,刘辰翁,徐荣叟等。
  就连号称独步诗林的陆游,也得一时风气之先,自号“放翁”。宋代时已有运用五行理论起名的方法。此法影响深远,鲁迅有一篇小说《故乡》,曾涉及用五行起名的方式。
  鲁迅在小说中描写道: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握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
  历史之水滚滚流进20世纪,清朝严复翻译的《天演论》风行一时,为知识界广泛接受,一时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了最时髦的话题。这也明显影响到当时人们在起名上的倾向,如陈明字“竞存”,秋瑾字“竞雄”,胡适字“适之”,此外,还有李天择、张竞生等名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余年,起名之道也是五花八门,常常新式、旧式、半新半旧式同时并存。虽然如此,不同时期的名字依然有其“典型名字”,这是由时代特色所赋予和决定的。
  1949年以来,中国人命名可以归纳成迥然有异的四种主要的类型:一种为传统式的人名;一种为标语口号式的人名;一种为诗意化的人名;一种为中西合璧式的人名。从以上各代的起名习俗上,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不同潮流对起名有巨大的影响。
古人起名的习俗
  古人总是试图通过名字来承载自己的志趣、追求、希望、抱负、排行、地位、吉祥、长寿等多方面的信息,因此,古人在起名字时,都尽量从字的音、形、义、阴阳五行、八卦等多方面考虑,从而能使自己的名字在他人的视觉、听觉和意念上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他人能领悟到当事人姓名的深刻蕴意。古人起名的习俗,大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光宗耀祖与强调道德规范中国人在起名时非常看重伦理道德和功业
  常以强调道德规范与建功立业的字入名,以“德”命名者有曹孟德、刘玄德、朱德;以“仁”命名者有曹仁、耿庆仁、王守仁、李宗仁;以“义”命名者有李义府、李义山、刘义隆、刘义庆等;以“忠”命名者如杨国忠、韩世忠、张献忠等;以“孝”命名者有郭奉孝、方孝孺等;以“信”命名者有韩信、李信等;以“谦”命名者有吕祖谦、于谦等;还有起字义为光宗耀祖的名字,如汤显祖、宗敬先等。
2、祈福选择表示吉祥、福禄和预兆事业发达的字起名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的,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所以古人在起名字时,具有强烈的情绪意义,借助命名表达对优裕生活和高贵地位的祈求,或者抒发命名者的情感,如李广利、刘传富、李开富、罗福寿、范新科、李福厚、唐殿魁、黄知榜、李秉贵、钱运高、孙寿康、孙元发等。
3、尊古敬宗古人命名时也“信而好古”
  表达出对古代文化制度和人物的敬仰,其具体方式是在名字前加上如希、尊、学、宗、敬等字作为自己的名字,如曹子舆,字希孟,此名来源于对孟子的景仰(孟子,名柯,字子舆);吴中旦,字希周,此名因仰慕周公旦而起;范学朱,字用晦,由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字“用晦”而来;雷渊,字希颜,由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中的“颜回”之名而来。
  有些仰慕先贤古圣者,则直接在名字中间加仰、慕、宗等字,如钱宗尼,张慕渊,李敬舆,鲁希良,聂景白等。在敬宗方面,避讳自己的先祖与上司的名号,其一是汉族传统极讲辈分,故各家族都有谱辈口诀,以供后代排辈起名。
  其二是由汉族文化特殊性决定,汉姓承继父姓,然后再起一个本人的名字,在封建制度下,别说不能与自己的祖宗、上司同名,甚至连称呼的权利都受到限制。据《清稗类钞》记载,慈禧垂帘听政时,一次新科进士廷考的试题为“麦天晨气润”,于是一个进士诗中用了“翠浪”二字。
  阅卷者见后,大为惊恐,原来慈禧小名叫翠妞儿,馆阁中应试,均避“翠”字。这份考卷诗文俱佳,所以有人拟为其周全,但京城俗语“浪”指妇女风骚,用“翠”字已犯忌讳,何况“翠”“浪”合用呢!倘进呈太后,恐触“圣怒”,没有人敢于担当,此卷遂被摈弃。为避慈禧之名的“国讳”,一个新科进士的前程就此断送。
4、消灾通过起名表达消灾去病、逢凶化吉的愿望
  如霍去病、洪秀全、辛弃疾等。咸丰年间,在广东花县诞生了一个男婴,起名为洪仁坤。洪仁坤长大后参加科举考试,接连三次名落孙山,第三次落榜后,他就病倒在家,卧床不起,久治不愈,为了使身体得以康复,改名叫洪秀全,他就是中国历史上太平天国革命的领导者。
5、添寿人总是希望生命越长越好
  古时生产力低下,人的平均寿命比今人短几十年。于是,古人对生命的执著和祝愿,有时也通过命名表现出来。所以在起名时喜用“寿”字,如毛延寿、张承寿、徐增寿、潘天寿等。另外,喜以延年、万年、永年、龟年,万龄、松龄、鹤龄为名字的人也很多。
6、双名制、多名制在传统上
  实用性的双名制和多名制广泛应用于中国汉族文人和少数民族中,成为人们的一种习俗。一些雅士、谋士、文人在著书立说,往来于社会各界时,常用笔名、艺名、别号;与亲朋好家交往时,多用诨号、小名;在官场上多以官职相称。
  在中国古代,汉族具有事实上的文化优势,少数民族不仅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等方面与汉族融合,而且还在起名时实行汉族—本族双名制或多名制。双名制或多名制的使用,主要与适应环境、方便交际有关,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名字以达到方便社会活动的实用性目的。
  古人也有择“字”习惯。古人的字与名有着密切的联系,字往往是名的解释或补充,二者互为表里。《颜氏家训》中有“名以正体,字以表德”之说。20世纪以后出生的人,姓名都比较简单。在秉承先辈姓氏的前提下,取一字或二字作为名就算完事。
  对于他们来讲,“名字”是一个单纯词,意义不可再分割。但是,在中国古代,名字包括“名”、“字”两部分,“名”与“字”各有各的功能和作用,既可各自独立,又可相互依存,不可混为一谈。从周代开始,人们在名以外,又另取字。
  《周礼·檀弓》称:“幼名,冠字。”这句话的解释是:“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时加“字”,当然是说男子;对于女子,则是“许嫁笄而字”,到了可以出嫁之时(15岁)加“字”。
  这一礼制,秦汉以后没有严格继承下来,不过在汉语系统里却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说年轻女子尚未定亲者,人们还习惯用“待字闺中”的成语,就是这种古制的文化遗存。中国人取字习俗从“五四”运动以后开始走向衰退,其原因是新文化运动对陈腐观念的冲击,人际交往中称名逐渐被人接受。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取字习俗便自然消亡了,现在的人们对“字”逐渐陌生了。人一出生就要起名,是为了分别彼此,否则便无法以独立身份进入既有的社会秩序系统之中。对小孩直呼其名,不会有什么顾忌;但直呼成年人的名,便显得不够尊重。
  取字,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情况下都必须对人称字不称名,这要依对话双方的相互地位而定。
  彼此地位相当者,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也可以称名而不称字,这样显得更亲切。如果说起名是为了分彼此,那么取字就是为了明尊卑。这是名与字功能的基本区别之一。
上一篇:汉字与八卦的寻根认祖 下一篇:姓名寓意及对人生的影响

测算工具